疗休养与非遗研学: 治愈与传承的双向奔赴
- 作者:济公家酒坊 马美链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5-08-06 09:21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
详情
“非遗研学”,这种非遗的活态传承方式,近年来不断让更多的非遗技艺走进大众视野。6月10日,红石梁宋红非遗馆迎来了一支来自苏州的疗休养团队。
在生产车间里,团队成员亲身体验红曲酒发酵开耙操作,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了解红曲酒的原料组成,同时参观蒸饭、发酵工序,近距离感受传承千年的宋韵技艺——天台红曲酒传统酿造技艺(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)。在非遗馆内,他们现场体验台州市非遗——天台乌药加工技艺,这套历经600多年的传承的技艺讲究眼法、手法,加工成的乌药片平整而均匀,“薄如纸、轻如鸿”。
参观过后,苏州团队先后聆听了关于乌药养生知识与中国红曲酒知识的讲座,以及由国家级啤酒黄酒评委奚天红带来的品酒培训及品鉴知识分享。非遗是古的技艺,研学是新的传承。研学现场还为大家提供了宋红鸡尾酒制作体验,将传统技艺酿造的红曲酒带入新时代的特调频道。传统与现代相遇,非遗走进了年轻一代。
疗休养的本质,是“疗”身心之疲,“养”精神之需。而非遗,作为中华文明的“活化石”,承载着岁月沉淀的智慧与温度。文化需要浸润,传承始于体验。这场“治愈”与“传承”的双向奔赴,让二者都有了新的意义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上一个:
“雪山飞狐”品鉴会受热捧
下一个:
参加县非遗培训 探索传承新路径
上一个:
“雪山飞狐”品鉴会受热捧
下一个:
参加县非遗培训 探索传承新路径
搜索